回归旅游网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 >> 槟城 >> 正文

大马槟城寻找老南洋的气息

在短短的5天美食槟团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槟城华人文化的勃勃生机。当我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行时,发现这个华人古建筑密集的城市,一直散发着一股旧时光的氛围,优哉游哉的,一如老家那处泛黄、摇摇欲坠的旧祠堂,呼吸着那股老南洋的气息,俨然给了我一种时空的错觉,在槟城,我仿佛找到了昔日的故乡。

姓周桥:生活是不会消失的



 



姓周桥

 

在槟城行走如同走在过去的时间轨迹,这一深刻的感觉便从看到姓氏桥的那一刹那始。姓周桥就在槟城轮渡码头附近,底部用桩柱支撑,并用木板拼成进出的桥梁,俨然小渔村里的小巷,供居住者行走。早期的华人以原居住地为单位在一起聚居,因为同姓者同住在一桥,这里的居民多是从福建过来的,这就是姓氏桥的缘起。进入桥口,首先看到的便是装饰一新的“朝元宫”,供奉的是保生大帝,四条青龙盘踞柱上,门口有镇守的石狮,整栋建筑的色彩有浅蓝、青色与枣。沿着木板桥往里走,有一条主干道,还有一些分叉路。古旧的木板之间有很大的间隙,可以看到下面淤积的海泥。其实我蛮担心这会成为危楼,桥墩处已经有诸多腐蚀的地方,还有一些小螺攀附在上面。

走进村的深处,可以看到一排并靠在一起的木船,村落非常宁静,还有个别的摩托车在身边驶过,年轻人与小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基本只能见到老人,不少住户都敞开着门户,有的还在自家门口开起了小档口卖点明信片等小玩意。我知道自己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从这里升起的炊烟与绵绵不绝的香火中,我们看到的是生活,而生活,是不会消失的。沿着木板徒步约100米是桥的尾端,槟城的海岸线映入眼帘。但是我们去到的时候,马来西亚的烟霾很严重,这是由于印尼苏门答腊半岛农民毫无节制地烧芭尔积聚的烟飘过来的,令得槟城整个天空都非常灰暗,很遗憾没有眺望到雄伟的亚洲第一长跨海大桥———槟威大桥。

龙山堂:遮掩不了的显赫

龙山堂是最令我震撼的一处槟城的华人古建筑。这里集中了中华的艺术文化,褪色和充满碎屑的墙壁是这些建筑吸引人的地方。当这些渐渐褪色的昨日建筑慢慢映入我的眼帘时,我像是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这里最吸引我的是琳琅满目的木雕,几乎布满所有木结构,尤以拜亭、步口和中堂屋架为甚,极尽雕饰之能事,由于大部分的木雕都有上彩,所以更显得金碧辉煌,耀眼眩目。之前曾经游览过珠三角几处古村落,所以与同行的朋友谈话中又涉及到一些古建筑的特色探讨,也许是我们的对话引起了一个老人家的注目,他开始与我们攀谈,并领着我们从外到内细细讲解,也由于有了他的讲解,使得一个人面对那么多美轮美奂的建筑文化时,不会囫囵吞枣,反而于细节中抓到了灵光一闪的亮点。惊异于老人家对龙山堂的熟悉程度,老人家说,这是祖先的宗祠,我作为后代的一员,有义务将我们宗族文化宣传给每个对它感兴趣的人。

轻描淡写间,将槟城华侨华人传承中华文化的执着追求表露无遗。他带我们讲解最多的就是龙山堂的脊饰。龙山堂的脊饰无疑是清末闽南建筑中最繁复壮观的一个,琳琅满目的剪粘占屋顶相当大的比例,主殿屋顶上三米巨大的派头更是绝无仅有,也反映了其曾经的一度显赫非凡的地位和影响力。

韩江家庙:让潮州人“回笼”

在槟城,有一餐晚餐非常有意思,地址就在潮州宗祠韩江家庙。韩江家庙始建于1870年,为三进厅堂结构,是由六名槟城潮人先辈在1864年倡议建设的。拿督黄会长告诉我们,韩江家庙的重修工程历经18个月,耗资约350万人民币,2005年全面完工,并因本身保护和推动了有形及无形的潮州文化遗产,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如果没有重修的艰辛,今天去槟城玩,是找不到这样一处能集中潮州建筑的木雕、彩绘、嵌瓷和灰塑等精湛艺术。据说为了保持建筑物的原真性,重修委员会在用工、用材、用料上更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包括瓦全部从大陆购进,就是要尽量地原真性。

韩江家庙成功恢复了它的宗教和社会功能,以前不知道自己是潮州人的,已经开始“回笼”,冬至回来拜祖的人越来越多。

见闻

新加坡富豪热衷买槟城旧屋

从龙山堂出来,我们在乔治市随意逛,看到了几条骑楼模样的街道,这里有住客,也有一些咖啡馆,午后的阳光有点辣,我们躲进骑楼,慢悠悠地走,感觉如同在时光隧道中乘凉。还看到了几个东南亚地区的富人,正在与一临街的住户闲谈,他们都讲国语,恰巧我们坐在旁边的咖啡屋喝东西,也大概听到了一些门道,这个富人正在开价想买下这栋古宅,但是老住户对目前的价格也不甚满意,还在商量中。我问了咖啡店的老板,他说,现在很多新加坡的富豪都会到这一带出高价买下古宅,自从乔治市被颁布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后,这些具有历史性的古老建筑都特别吃香,被买下后大多被改为客栈,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现在这一带的投资是非常热门的。

在槟城阅书社看到孙中山亲写的借条

槟城旅游局极力推荐我们去一趟槟城阅书社,这是孙中山先生创办,于100多年前成立,肩负的是团结华侨、支持的沉重使命,这里是孙中山在南洋推动的臂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诸多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孙中山当年向华侨借钱时打下的借条,呈现另一种历史真实。

侨生大宅外的“骚包”老人



 


侨生博物馆

 

侨生大宅是一座混合了多项建筑风格与设计的古董博物馆,混合了华族的精致木雕手艺、英化的地砖和苏格兰化的铸铁雕塑。



 


侨生大宅外跳舞的老人。

 

侨生大宅内有个小广场,可以用来办餐会。一楼大厅除了有中国风家具,还搭配西洋风的锻铁雕柱与楼梯栏杆,展现典型的峇峇娘惹奢华风格和深受欧洲影响的生活品位。二楼餐厅看到明显东西文化交融,中国来的瓷器、丝绸,欧洲来的餐具、烛台、橱柜全都放在精致的餐厅内。古宅宗祠堂,目前供奉历代郑家先祖。当时郑景贵请中国来的工匠师傅将中国传统戏剧雕刻在梁柱上,访客可以耐心抬头看看每一根梁柱诉说的不同故事。在这里,我们邂逅了一位70岁高龄的踩人力车的老伯,车辆插满鲜花,装扮极其骚包,而且老人在车后架搭了一个音响,播放的都是快节奏的歌曲,老人随着歌曲扭动着腰肢,极尽跳舞之才能,刚从博物馆的厚重文化中出来,猛地被这一幕刺激到,很多游客跟着老人起舞,也有人不停给他塞小费。老人说,自己年纪太大了,拉不动人,只能这样赚几个谋生的小钱,大家看在他很老迈又努力生活的态度上,景区对多他十分宽容,给了他一方小天地谋生。

■美食

每年5月至8月,是东南亚各国榴莲飘香的季节,一直以为,只有泰国金枕榴莲才最好吃。来了槟城才知,这里是东南亚一带重要的榴莲产区,品种较多,譬如猫山王、林凤娇。榴莲体形较小,但香甜异常。

槟城也有令人爱不释手的甜品,其中包括了红豆冰、武武查查、糯米粥、四果汤等等。街头巷尾小吃多。在槟城,吃绝对不是一个问题,建议去一家叫益香绑线肉骨茶的餐厅。这里的肉骨茶色、香、味俱全,除了精选新鲜的猪肉,药膳分量必须调配得宜,火候的控制也一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