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砲/余燕鳳
砲台山風景區位於宜蘭蘇澳的蘇花公路旁(台9線105公里處南邊),海拔約200至300公尺。清光緒十五年時,鑑於法軍曾想入侵蘇澳之故,清廷便在此處建立二座海防砲台和營房,便於防禦外海,「砲台山」之名即由此而來。一八八九年,游擊鄭雲泰鑑於軍事要塞的考量,便在山上構築砲台和營房,以防外敵再犯。日治時期,又增設「金刀比羅」神社及豎立「祈願和平」碑。砲台現在只留下台基殘蹟,神社已改成「天君廟」,碑文也未加珍惜維護。
但是能被選為鎮守海口的軍事要地,砲台山優越的地理位置已不言而喻。由於砲台山位於蘇澳白米橋轉進蘇花公路右側的小山徑而上即可抵達山頂,登臨砲台山,可遠眺三澳(蘇澳、北方澳、南方澳)的風光,俯看太平洋。砲台山視野寬闊,向東遠眺,蘇澳港澳,盡收眼底;往西俯瞰,蘇澳街衢,一目了然。山上又有老榕數棵,枝葉茂盛,庇蔭消暑,而樹根盤旋,交錯排列,蔚為特殊奇觀。砲台山是一處尋古探幽、望海賞景的世外桃源。除外,也是一個生態不錯的賞烏景點,如小灣嘴、山紅頭、五色鳥、白頭翁、樹鵲、番鵑、紅嘴黑鵯、綠繡眼等鳥類及蝶類齊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