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西部重要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1987年10月组建成立,1993年被国家批准为国际口岸机场,2000年获“落地签证权”。2004年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与西昌、达州机场一道隶属于该公司管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鹰联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在中国大陆仅次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在世界机场中排名第89位。 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主跑道长3600米、宽60米,机坪面积67万平方米,各类机位71个;主跑道南端为Ⅱ类精密进近仪表着陆系统。两座候机楼面积达13.8万平方米,可满足全年12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 2001年10月启用的候机楼采用平行三指廊布局,实行进出港分流、国内外旅客分流,并设置了离港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2004年,启用39000平方米的候机楼国际厅。 机场近年来各项生产指标在国内各大机场中位居前六位,2004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000万人次,国内外20多家航空公司开通了国内航线70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20余条,每日进出港航班达400架次以上。 机场于1998年和2002年分别通过了ISO9002:1994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美国国家标准化认证委员会颁发的ISO9002:1994、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在安全管理、旅客服务、航班保障等方面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保证体系,连续17年保持空地安全事故为零的记录。 目前,机场正抓紧实施两条跑道独立运行及航空物流的总体规划设计,为成为全国六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奠定坚实基础。 历史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川西平原中部,距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中心西南约16km,地理位置为东经103°57’02’’,北纬30°34’47”,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现有民航西南管理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个民航和口岸单位驻扎。有高速公路与市区相通。 该机场原名双桂寺机场,1938年修建,道面为泥面,供小型双翼飞机起降;1944年扩建,跑道长1400米,用石灰、卵石拌合碾压,可供15吨以下飞机使用。 1956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批准将双桂寺机场划归民航使用,随即正式列为民航机场序列,并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1957年,成都民航的飞行由广汉机场转场至双流机场,开辟了成都至北京、太原、西安、重庆、昆明、贵阳、南充等航线。 1959年至1960年机场第一次扩建,跑道长2200m,可供伊尔18机型、全重100吨以下的飞机起降,新建的候机楼面积8500平方米,采用薄壳多拱结构,与高层指挥调度楼相连接的不对称形式,受到各方好评。1967年又将跑道由2200m延长至2600m,仍只能供100吨以下的飞机起降。 1983年、1991年机场先后两次扩建,使候机楼的面积增至17400平方米,有储、供油万吨以上设施,航行管制、通讯导航、气象预报、运输服务等设施都较西南各个机场完备。 1994年至2001年,机场先后对飞行区和航站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总投资达28亿人民币,使飞行区等级指标达到4E,跑道延长至3600米,可起降世界上包括波音747-400在内的各型飞机,并安装了二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新建候机楼82000平方米,设计采用平行三指廊布局,实行进出港分流、国内外旅客分流,高峰小时旅客容量3500人;新建停车场74000平方米,站坪车道44000平方米。 2003年,机场投资3.8亿人民币,开始新建39000平方米的国际候机楼,2004年9月28日竣工使用。一个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机场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十一世纪,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将大力加强机场作为西南地区枢纽机场的功能和地位,以其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完善周到的服务、更加现代化的设施迎接八方来客,成为中国西部面向世界的重要空中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