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指南针自驾路书正文

春节国内游:零下50度行满蒙,自驾路书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大兴安岭 里程: 费用:
行程线路:

    北京—乌兰浩特—大兴安岭—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伊尔施镇—阿尔山市—兴安盟—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根河—加格达奇—塔河—漠河—北极村—加格达奇—大杨树—莫力达瓦(尼尔基)—阿荣旗(那吉)—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沈阳—盘锦—山海关—北京





出发城市:北京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出游方式:自驾游 出游时间:春节放假期间  交通工具:汽车 当地评价:强力推荐

 

径景点:大兴安岭 满洲里 漠河 北极村 

第1阶段:

  北京到乌兰浩特

  从北京到乌兰浩特都还是较好走的,路面上很少有雪,所以直到翻越大兴安岭,路都会很好走,大兴安岭主路虽是山路,但路宽,加之海拔较低,所以只要有些冰雪山区行车经验,就没有问题。只是建议用发动机制动,切忌不要急刹车减速。 兴安岭的小路雪很厚(车辙有20cm深的雪),要尽量避免在雪后立刻上山,我选择了一次雪后上山,多次陷到雪里,但只要选择小坡道停车,即使陷到雪里靠“崩离合弹车”的办法也都能轻松自救,所以冬季去阿尔山,即使是普通轿车也没有问题。 




  大兴安岭

  开着车进了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往返200多公里,路很窄,全冰雪路,有比较深的雪辙,车速要控制在30-50KM/H为宜--太慢了拱不动雪、易陷车,太快了过弯困难、易滑出道,路上车极少,错车时应找宽处停下让车。

  一整天一直在兴安岭里走车辙路、拱雪窝子,终于回到距阿尔山还有十几公里伊尔施镇,从这儿开始路就好走了。

  拱了一天雪窝子都没事,没想到,在过最后一个大弯时出了情况,这个弯是个向左的150度的大绕山弯,我走山崖边的外道向左拐,因为来时走过了,所以知道这个弯要慢点,只有40-50KM/H。正拐了一半,一辆超大的货车冲了过来,或许是它没想到这个弯有这么大,或许是司机太疯狂,开了有60多KM/H,明显是在它的车道里拐不过弯了,于是向着我的车道就压过来了。

  我一看急了,冰雪路面呀,根本没法踩刹车!向外让车就拐不过弯,非得冲下崖了!!但是,还非得让不可!不然被它撞上也得把我挤下崖!于是只好在发动机制动的同时,向崖边打方向让车,错车前再不拐就要冲下去了,发动机制动被带到6000多转,车子已经拐不过弯,向崖外冲去......拉手刹、踩油门、向左打方向.......车子漂移着开始过弯、错车,这时大货车一大半在我的车道里,占了路面宽度的的70%还多!

  错车的时候就感觉车子猛的一震,车子突然向外平着被推出半尺,车尾已经扫到路边的雪梗了,后面溅起一阵白雾......当时就想着“撞了!!” 没想到紧接着发现--没事??!!竟然是错车时的大货的风压把我挤开的!(可见路面有多滑)

  一直漂移着出了这个弯,40多米呀,把车找正,离弯道200米停了车。下车检查,车子没有被撞的痕迹,这才发现前后心一阵凉,一身的冷汗,在痛骂大货司机无良之余,发现极美的落日小村便在眼前。




阿尔山市冰雪风光

  第2阶段:

  从阿尔山到满洲里

  从阿尔山到满洲里的路段,兴安盟内是完全的冰雪壳山路,起伏不大但路很滑。只要一出兴安盟,路就平直了,也能看到一点点黑柏油路,但有小冰壳,也比较滑,好在路平,速度可以比较快。一过新巴尔虎左旗,速度甚至可以上到120KM/H,但路上风很大车极少,没有手机信号,有时风能将雪吹得和路一样平,一大意很容易窜下道,一路上我就看到好几辆窜下道完全报废的大越野车。

新巴尔虎右旗到满洲里也是柏油路,但路比较老,坑较多,速度能上到80KM/H。




  满洲里到海拉尔

  满洲里到海拉尔(呼伦贝尔)正在修路,道很差、路极滑、路标少,我就是停在断路处找路时,让一部崭新的俄罗斯牌照的丰田LC1000巡洋舰撞烂了屁股,当时它的能见距离有50米之多,奥拓都能靠发动机制动慢慢停下,它竟停不下追了我的尾!!驾驶员还不懂中国交规,竟然仗着人多让我赔它钱,因为它的“车子贵”,气得我只好报警,接警的说“大概要3个小时才能开到出事地”,不堪长时间的在寒冷下等候,只好接受对方200元的象征性赔偿。

  海拉尔-额尔古纳-根河

  海拉尔到额尔古纳的路较好走,能看到黑柏油路,还是有冰壳,但开始路较直,可以开到100KM/H。后来进了山区,半冰雪路,拐弯处都是很滑的冰雪路。视个人驾驶技术控制车速,这段路我走的是夜路,速度控制在60KM/H;过了额尔古纳进入山,区完全是冰雪山路,几乎没有平直的地方,一直在拐着弯上下坡,不适合走夜路,很不幸我事先并不知道,在夜里走了这段。开着极累,夜里路上完全没有车,手机信号时有时无。150KM用了3个小时,到了根河人家还说我开得太快了。

  根河--加格达奇

  因为路况太含糊,放弃了北上满归到漠河的计划,改由根河绕道加格达奇,走加漠公路。根河到加格达奇全是冰雪山路,在这里创造了本行程最低速度:2个小时只行驶了38公里。150KM开了5个多小时,其实前一天额尔古纳到根河的路况也差不多,只是太黑看不到那么危险,反而敢开得快些。

加格达奇--塔河-漠河--北极村

  加漠公路已经全柏油化了,全程574公里,前80公里都很好走,路很宽,中间两条车道都没有冰雪,能开到120KM/H以上。但后500公里路是山区,路就比较窄了,平均时速最高也只有40-60KM/H,大部分是冰雪路,要过上百次铁道。铁道口大多是非常急的90度弯,而且冰雪很厚很滑,很多路口都有车子滑出去的痕迹,尽管有些路段能跑得快些,但往往紧接着冰雪的弯道,要特别注意。




  我有一次在过一个上下坡的S大弯时,因为有段直路,速度加得较快,头弯是靠减油、减档再加油过的弯(为了提高扭力,切不可刹车过弯,一定会滑出车道),可过后是个大长下坡和又一个180度急弯,尽管立刻开始发动机制动,在最后一个弯口车速还是过快,加之紧接着又是一个铁道!尽管还可以加油过弯,但担心过弯后车子失控卡在铁道上,所以选择侧滑出去,利用路边高高的雪档住车子。果然一切如我的预料,车子只是深深的陷在路边的雪中,并没有掉到山下。

  正得意于自己思维灵活、反应敏捷、处理得当,之后却犯了个大错。拦了部过路车,请车上的人帮个忙,过于相信“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了,车子上的SONY MS515录音笔竟让搭车的一个“混混”给顺手牵羊了。还好当时怕碍事把相机放到了包里,不然......

  那部过路车的司机是好人,费了半天力也没把“小花猪猪”拖出来,还把尾钩给拉坏了,好在我事前有准备,又拦了个运木材的大货车,轻易地就把 “小花猪猪车”拉出来了。尽管事后警察把小贼拦截到了,但那人是个惯犯,“经验”十足,东西没找回来,还浪费了一天的时间 ,所幸的是结识了盘古派出所和塔河刑警队的不少朋友,吃饭住宿给了诸多照顾。所以要记住,不论什么情况,不要让生人进驾驶室,即使是不好意思让人家在外面推车,也最好自己把握方向盘。

 

  这里10点才天全亮,下午3点多天就黑了。回程时对路况有些底了,车速放得比较快,从北极村到加格达奇是只用了一天不到,正想着“易将剩勇追穷寇”,再走它200公里,结果,出事了。




  加格达奇-大杨树

  从漠河回到加格达奇天才全黑,想着过了加格达奇路就好走了,再向南走个200公里吧,出加格达奇有20KM的路很好走,没有一点冰雪。没想从黑蒙交界就开始修路,这边是平整的柏油,那边是大坑和冰雪!因为没有看到任何警示标志,120KM/H速度的车子突然就飞了起来,四轮腾空,车子在半空中就熄火了,摔下来就开始侧滑,把住方向用力就纠正,让车子不要滑出道外,车子左右橫摆了4次、滑出100多米车子停住了,看看竟没事,高兴地开车继续走,没想到这里车胎已经严重受损了。

  又走了20多公里正在修路的冰雪道,极为难走--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陡坡和冰钉子路,终于在一个长坡前怎么也上不去了,前后试了3次,都是只差几米到坡顶,不论用什么技术都不行了,下来一看,右侧的两条轮胎不知何时都瘪了,想必是受损的轮胎在过“冰钉子路”时扎破了。

  在-30℃的气温下折腾了3个多小时,换上一条备胎,加上防滑链……想冲过这个冰坡,终徒劳无功。其间还两次掉进大车修车时挖的雪坑,总算靠小技巧把车子自救出来了,拖着条破胎,车子倒着撤了1公里,终于手机上有一点点信号了,赶紧电话求助。 这时“爱卡汽车俱乐部黑龙江分部”的众多热心朋友纷纷援手,在“笑傲江湖”的组织下,“别克军长”找到了在加格达奇的铁哥们,竟然深夜12点多赶到救援,因为没有合适的胎,又把我的破胎卸下,跑了3个小时超烂路,补好胎再送回来,凌晨3点多终于车子又能走了。

  因为回齐齐哈尔必经此路,我不想再走一遍这条烂路,于是选择继续前行,他又陪着我跑完余下的40公里烂路,帮我指路,直到大杨树时,已是凌晨5点多了!!真的是超级感谢!!




第3阶段:

  大杨树--莫力达瓦(尼尔基)-阿荣旗(那吉)- 齐齐哈尔-哈尔滨

  过了大杨树就过进入了过去的北大荒,路虽然还有些起伏,但总体来说比较平直,路中心部分也能看到黑柏油了,只是在少数弯道还是全冰雪路,平均速度可以达到100KM/H。莫旗经纳河到齐齐哈尔的G111国道虽然近,但正在修路,很不好走,我前一天的烂路走怕了,选择撤回莫旗,绕道阿荣旗、甘南到齐齐哈尔,多走100多公里,但好走的多,从这段路开始,要缴过路费了,平均100公里30元左右。 

  齐齐哈尔到大庆前是准高速,过了大庆到哈尔滨是高速公路,路况都很好,有很少量冰雪,速度能保持在120KM/H以上,大庆市路标少,比较容易迷路。

  在哈尔滨得到了爱卡黑龙江分部的众多热心朋友热烈迎接和热情款待,2天里没让我花一分钱!至今仍能感觉到他们的热情!




  第4阶段:

  哈尔滨-北京

  京哈高速的黑龙江段路宽平直,车辆不多;吉林段则路较窄,多修补,大货车开始多起来;辽宁段过了沈阳后变得非常宽平,是中国目前最好的高速公路之一,只可惜我去程和回程时都遇到的大雪大雾,回程时风雪实在太大,过了盘锦就下大雪,道上极为泥泞,有一寸多厚的雪泥,大车又不礼让,车子就像在开船,左右摇摆,把不住方向,最后被困在了山海关,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又通行。

  从北京到上海时,同样在大津遇到大雾,5点从北京出发,用了5个多小时还没能出天津市,高速封闭,直到11点多才又回高速上,直到夜里11点才开到上海,是10次京沪行程中用时最长的一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