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指南针自驾路书正文

拉萨至喀什自驾路书,自驾游攻略

出发地:拉萨 目的地:喀什 里程:2921公里 费用:
路线:拉萨—日喀则—拉孜—萨嘎—仲巴—巴噶(神山)—狮泉河—多玛—界山大板—泉水—康西—三十里营房—麻扎大板—库地大板—普萨—叶城—喀什

  出发地:拉萨

  目的地:喀什

  里程:2921公里

  路线:拉萨—日喀则—拉孜—萨嘎—仲巴—巴噶(神山)—狮泉河—多玛—界山大板—泉水—康西—三十里营房—麻扎大板—库地大板—普萨—叶城—喀什

  路况:这是进藏公路中最差的一条线路,路况很差,219国道几乎全是颠簸的道路;此段路海拔多在4000-5000米, 可以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这条线路沿线荒凉多是无人区。拉萨-日喀则段为中尼新公路,路况不错。

  拉萨-日喀则为中尼新公路路况还不错。

  萨嘎-仲巴基本路况不错,不过其中有个别山路。
  
  仲巴-巴嘎路况很差非常颠簸。

  狮泉河-多玛在海拔5000上行走,路况不好

  多玛-界山大板为世界上海拔最高一段公路,路面破损还有塌方和泥石流。主要是高原反应很强烈。

  界山大板-叶城柏油路+土石路面,风沙很大。

  叶城-喀什 二级公路, 路上行人和驴车很多要注意避让。

  汽车选择:绝对是越野车。

  油况:新藏线路上多是无人区, 人烟稀少,建议自备汽油桶, 遇到加油站就加满油。

  一路风情:

  1、 珠峰:海拔8848米的珠峰位于定日县的中尼边境,是世界各地登山家向往的圣地。珠峰地区是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共有大小冰川548条,主要为中型山谷冰川。其中最大者为北坡的绒布冰川,全长22.2公里,宽9.4公里。由于该冰川发源于干旱的珠峰北坡地区,冰川末端形成了世界低纬度地区最美丽、最

  奇特的冰塔林自然景观。无数因差异消融而形成的冰塔郁密成林,它们分布在5100米-5400米之内的末段冰川表面,在大自然的雕塑下,行程各种奇形怪态。

  提示:珠峰北麓海拔达5140米,应视身体条件决定行程。

  2、 绒布寺: 距珠穆朗玛峰峰顶20多公里的绒布寺无疑是观景最佳之地。该寺背后的金幢是很多珠峰照片里最常见的视觉参照物。看珠穆朗玛峰最好是一大清早或者傍晚时分﹐此时景色最是宜人。因处珠峰脚下﹐绒布寺在国内外非常有名﹐尼泊尔还有它的几个属寺。每年藏历4月15日有跳神节﹐11月刀日有驱鬼节﹐期间来朝圣的藏族及尼泊尔群众很多﹐当然更不乏从世界各地聚集而来的各国旅行者。所以寺内为祈求好运的玛尼堆里现在也混杂着十字架。

  3、 萨迦寺:萨迦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寺中艺术珍品浩瀚,文物价值又极高,因此被人们称为“第二个敦煌”。萨,藏语意为土;迦,藏语意为灰色,相传该地苯波山上的岩石风化后成为灰色的土,这就是萨迦地名的来历。

  4、 日喀则:古老的日喀则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著名的江孜白居寺、萨迦寺、平措林寺、觉囊寺和帕拉庄园,以及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的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均分散在它的周围。一年一度的扎什伦布寺展佛节、跳神节,夏鲁寺的西姆钦波节和藏戏演出,均以其独特的风格享誉于世。日喀则以其古老的文化、雄伟的寺庙建筑、壮丽的自然景观、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西藏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5、 扎什伦布寺:座落在日喀则城西尼玛山东面的扎什伦布寺(以下简称扎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的四大寺院之一。据记载,扎寺为黄教始祖宗喀巴的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主持兴建。到四世班禅罗桑曲吉担任扎寺池巴(住持)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从此,扎什伦布寺成了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1961年3月4日,扎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白居寺:位于江孜县西北宗山脚下。藏语称为“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其建筑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

  7、 普兰国际市场: 普兰自古以来就是高原西部的重要对外贸易通道,现为国家二类口岸。既然来到普兰,就不要漏游具有普兰民俗代表性的科家村。再沿村走8公里,便是中尼边境的协尔瓦。协尔瓦村隔河与尼泊尔相望。每年夏、冬季,尼泊尔商人在普兰“国际市场”逗留做生意,夏季,尼泊尔商人拉着泊来品如法国香水、印度香等从这里入境,在冬季前,再将收购的羊毛和羊带回尼泊尔。衣着艳丽的尼泊尔姑娘堪称普兰一景。这里既能看到尼泊尔、印度有钱的朝圣人,也能看到衣衫褴褛的尼泊尔背夫,使普兰具“国际性”色彩。  

  8、 鬼湖拉昂错:鬼湖拉昂错与圣湖相邻,两湖之间的地带是进出普兰县的必经之路。据说鬼湖是无风三尺浪。其实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湖边暗的小山,颜色迷离。卵石滩象一条白亮亮的银带,镶在湖边。湖里还有一个小岛,是暗,在拉昂错湖畔,一股奇怪的感觉在胸中升起:偌大的湖区见不到一人一畜,空旷得象是站在了宇宙边缘。据说玛旁雍错与拉昂错湖底相通,一边是淡水的圣湖,另一边却是咸水的鬼湖。

  9、 圣湖玛旁雍错:玛旁雍错位于冈仁波齐峰东南20公里处,纳木那尼雪峰北侧,海拔458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达7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天气晴好时湖水蔚蓝,碧波轻荡,白云雪峰倒映其中,湖周远山隐约可见,景色奇美。许多宗教典籍和传说中都曾记载描述过玛旁雍错。印度传说中称这里是湿婆大神和他的妻子——喜玛拉雅山的女儿乌玛女神沐浴的地方,而西藏的古代传说认为这里是广财龙神居住的地方。玛旁雍措又称玛法雍措,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据说这是为纪念11世纪佛教战胜当地本教所取的名字,源起于11世纪在湖畔进行的一场宗教大战,结果,藏传佛教噶举派大胜外道黑教,“玛旁”就是纪念佛教的胜利,此湖因而得名……唐朝高僧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中对玛旁雍措也有所描写,将这里称为“西天瑶池”。佛教经典中将一处湖泊称为“世界江河之母”,所指就是与神山并列齐名的“圣湖”——玛旁雍措。历来的朝圣者都以到过此湖转经洗浴为人生最大幸事。其实,玛旁雍错作为圣湖之王的地位,即便仅对一般旅游观光客来说,也是无可置疑的。信徒们认为,这里的圣水能洗掉人们心灵上

  10、神山岗仁波齐: 位于阿里普兰县的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岗仁波齐海拔6656米,藏语意为“雪山宝贝”,它的外形独特,似圆顶金字塔,傲然凌驾于万峰之上。岗仁波齐是著名的神山,是佛教、印度教、苯教等众多宗教的圣地,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和我国藏族的信徒不远千里、历尽艰苦来到这里,转山朝圣祈福。

  11、古格王国遗址: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内,它形成于842年土番朗达玛王朝崩溃后,西藏处于许多地区的土王各自为政局面,古格王国是朗达玛的独生子纬松。西行西藏阿里后,在象泉河上游建立起来的一个小王国,此王国延续长达500多年之久,对西藏佛教的后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据估计大致在1650年,由于外族侵略或内部争斗以及自然灾害原因而消失,具体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存的古格王国遗址建筑规模宏大,残存的墙壁上有许多独具风格的壁画,以及一些文物,这对研究西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都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价质。

  提示:阿里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而且行程长,自然条件差应视身体条件决定行程。

  12、神山班公错:班公是印度语,意即一块小草地。这湖呈廋长形,由东至西伸展全长150公里,南北阔度只有2-8公里,东面三分二面积属中国领土范围,余下西面三分一则属于印度。这湖有一独特之处,就是中国这一边的是淡水,流到印度的喀什米尔,则变成咸水。班公错岸边只有一个码头,解放军也在湖面巡逻,但周围却无人居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