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指南针自驾路书正文

沈阳——呼伦贝尔路书,自驾路书

出发地:沈阳 目的地:呼伦贝尔 里程:3000公里 费用:1150元
  路线:沈阳——呼和浩特——呼伦贝尔

  里程:3000公里

  费用:过路费:285.0元,燃油费:865.0元

  匆匆吃过早饭,打点起早已准备好的行装,联络了沈阳的车友,分头到各接迎点接上丹东、鞍山、锦州的朋友,我们7车19人,于早晨7点40汇齐启工立交桥加油站,经简单的协商,组织起临时车主会,由鞍山军分区王哥任队长,4500任队长助理,丹东小光任会计,大家分别加满油,做了出征前的必要检查,分发了地图、应急计划、车队纪律、调试了手台,由队长第一辆、锦州第二辆、沈阳三、四辆、丹东五、六辆、我在最后。

  大家约定去的路全程80-110公里,重要岔路口停车等待,车队距离4-8公里。做好必要的准备,车队于8点准时出发。经三台子出市,行至新民三道岗子路段时由于修桥,车队绕行便路27公里,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等待,我们终于渡过了浮桥,一种临时搭在水上,汽车一过水就上桥面的临时桥梁,很刺激,也很惊险。

  我们的车队用了15分钟全部顺利通过,于上午10时过新民,一路比较顺利到达内蒙古舍伯吐,在舍伯吐遭遇六级西风,外加沙尘天气,车队行走速度降至每小时20公里,到达白音胡硕后天气转好。在高力板路段车队加油。

  后经突泉,于晚上7点53分到达乌兰浩特,全程781公里,晚住宿乌钢宾馆,双人间每人30元,停车每辆10元,免费早餐。

  晚上大家在乌钢宾馆餐厅大餐了一顿,品尝了正宗的蒙古牛羊肉,喝了蒙古马王酒。丹东妹妹吃得腰都弯不下了,只好由她的同伴扶着上楼。大家交流了一天来的情况,普遍反映良好。车况良好,车队纪律严明,车速适中。吃过晚饭后,晚11点30分,吉林的朋友也赶到,我们再次研究了阿尔山的行车路线。

  清晨6点,大家洗漱后,早餐(正宗的蒙古奶点),早7点钟,出乌兰浩特,走呼乌公路,在查尔森水库路段车队遇修路,再次绕行便路通行,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美丽壮观的查尔森水库,它是乌兰浩特地区最大的淡水库,水库周边长满了桃树,据当地人介绍,这里的秋天,满山的桃香会传出五里地,查尔森水库特有的一种白边鱼重1-3公斤,味道特别鲜美。

  过了查尔森,我们向阿尔山方向继续挺进,这里的气温已明显比我们沈阳低了很多,车内温度仪显示室外气温中午只有11度。公路上车很少,我们的车队自然成了这条公路的主角,长长的四五公里,还有几辆摩托车同行,不时的跑前跑后,使沿途各乡村妇幼不时的驻足观看,我们是哪来的怪物。我望着天边遥远的路,隐约间在天边云下,点点白山已映入眼帘,丝丝冷意不断的吹拂着我的脸,我的心早已激动不已,飞到了公路的尽头,落到了阿尔山上……。   

  下午12点30分,我们顺利地到达了阿尔山市,车队行程244公里,在此加油。我们到当地旅游局办理了边防林区防火通行证,每车20元。这里一点也看不出大漠深处的孤单,粉尖尖的屋顶,一派俄罗斯北僵的建筑风格,市民们过着悠闲的日子,我的随车影友高兴得手不停机,一阵狂拍,并连声说,这里和俄罗斯的海参威太象了。(因为他刚从海参威回来)。

  车队在此逗留了一个小时,继续前往景区,在美丽壮观的玫瑰峰石林景区,我们见到了只有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哈斯阿图国家地质公园才难得一见的具有亚丹地貌的花岗岩石林,虽然规模没有哈斯阿图那样壮观,但这里的石林也有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就是石林以水为伴,这是其它石林所见不到的,这里门票20元,最后协商到10元一位,停车不收费。看过了壮观的石林,我们继续前行70余公里,来到中蒙边境杜拉尔口岸边境检查站。一条15米宽的公路,被一根停车检查通行杆拦住,这里被告知不能前行。我们只能站在中方一侧,眺望远处的渺渺炊烟。和热情的边防哨兵寒喧后,我们启程返回。

  这里的武警战士隶属于乌兰浩特边警总队六大队十八中队,他们长年与山为伴,默默地守卫着这里的山山水水。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只有十八九岁孩子般的脸,不由得使我为他们这种戍边精神所感动。看看我周围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的欢歌笑语和戍边战士的奉献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的车队就要启程了,全队年龄最小的丹东妹妹,激动地说,我将来一定要嫁个军人。车队继续向好森沟景区前进,这里有典型的岳华林,在落日的映照下,宛如群山欢歌。

  今天我们将前往阿尔山市西北131公里处的伊尔施山区,这里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原始天然林保护区,它东邻呼伦贝尔大草原,西与俄罗斯、蒙古共和国相毗邻。海拔2700米,是大兴安岭的主峰所在地。

  车队以每小时60公里的车速前行,前方有摩托车手探路,到达伊尔施后,我们先前往石塘林景区,然后去金江沟景区,最后在杜鹃湖景区游览小歇。下午1点,进入登山盘山路,由于积雪结冰,还要通过国家大兴安岭长年冻土积雪区,所以摩托车手只好将车辆放在山下,分别乘吉普车上山。山上的雪越下越大,加之七级北风,车被吹得呼呼直晃。

  行至半山腰处,由于路窄结冰,车队速度降至10公里,雨刮器、双闪、雾灯、暖风全部打开,车里的人直盯盯的看着路面,谁都不说话,车队行至半山腰时,由于路况和天气异常险恶,车队决定停车征求大家意见,最后决定鞍山军分区王哥和我的两部车继续上,我们安装了防滑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行驶,我们达到了伊尔施国家生态林保护区公园,这里门票每人60元,后经协商打折30元。

  工作人员检查了我们的防火证、边防证、身份证等有关证件后,我们就开始了这次梦境般的旅程。在这里有伊尔施天池,有星罗棋布的牡丹湖,还有神水圣泉。这里的天然林密得透不过气,地上的落叶足有1米深,高高的柏松有70多米高,有的六七个人才能抱过来,成片的岳华林在大山深处、在参天古柏的映托下,宛如披了婚纱的新娘,由于是风雪天气,就更使它更增加了清秀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是国家冻土实验观测基地,每年六七月份还有雪花光顾此地。这场雪仿佛就是在欢迎你们这些远道而来不畏艰险的勇敢者。

  我们在这里逗留了一个小时,大家纷纷拿出相机,默默地拍摄。此时谁都无言面对群山,我们耳边只能听到密集的咔嚓咔嚓声,事后统计了一下,这一个小时,平均每个人消耗8-15个胶卷,也就是说少则300张,多则700张。   

  由于天气太冷,我们每个人都成了雪人,来时只有我和同伴带了羽绒服,其他人只带了一般的外套和毛衫,这时山顶气温零下10度,加之北风夹雪,大家冻得受不了,只好快速撤下山。赛弗的暖风真好,短短两分钟,车内气温升至零上20度,大家暖和了身子,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伊尔施。有的影友还不过瘾,放下车窗,继续拍摄。在半山腰,我们和其他车辆汇合下山。到山下晚5点。车队继续前行,于晚8点在索伦住宿。

  今天行程425公里。晚上我们住宿吉兴宾馆,双人带卫生间的每人20元,晚上吃了正宗蒙古烤肉。由于这一地区比较偏僻,为保证车辆安全,4500主动申请住宿车内,为大伙看车,让同行的人好感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