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指南针旅行妙招正文

让出游有惊无险 支招解疑教你如何选保险

航班延误、景区关闭、交通阻断、游客滞留……这只是一场暴雨所造成的后果。而当我们在外出旅游时,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意外情况其实都有可能出现,如何在出行前就做好功课,针对不同的出游方式和目的地选好相匹配的保险?记者本期特地采访了各大旅行社和保险公司的专家,请他们来支招解疑,从而使您的出游真正做到有惊无险。

□专家保驾

主讲人:平安产险意健险专家赵黎

案例回放

,冰岛火山喷发所产生的大量火山烟尘严重影响了欧洲地区的空中交通,导致多个国家机场关闭,数以万计的航班被取消。当时在欧洲游玩的中国游客也因此无法按原计划行程进行正常游览和返程。

>>应对措施

向航空公司索取延误证明

航班的取消和变更从而导致的旅程延误是在出游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它对于行程中、出发、返程、中转的游客都会造成影响,从而产生费用。而目前按保险公司相关旅游意外险产品的规定来说:遇到天气原因、暴动、自然灾害、航班管制、机械故障导致5小时以上的延误可以获得一定的赔偿,而境外航班的赔偿标准是300元 /5小时,并且根据产品不同有保额上限。

因此建议游客应该事先对所去目的地的环境、气候与天气情况以及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所要进行的旅游项目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规划,之后再来选择购买相关的旅游意外险产品。同时,在事后理赔环节上,要保存好相关证明或者凭证,比如遇到旅程延误、行李延误等情况,应向航空公司索取证明资料。

案例回放

去年年初埃及的大型示威活动以及动乱不仅导致多人丧生,同时,部分进出港航班取消、景区被迫关闭,大量游客被困滞留。国家旅游局当时还发布了相关旅游警告。而各大旅行社也为了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暂停埃及发团。

>>应对措施

做好防抢保护自身

对于城市中的动乱,防抢和防拘禁是首先要考虑的。因此游客需要选择带有这类功能的险种。目前市面上已经有银行卡、支票盗抢保险,这种产品在保险期间内,若被保险人携带的银行卡、支票在旅行期间丢失、遭盗窃、抢劫、抢夺,可获得损失赔偿15000元。同时,旅行绑架及非法拘禁保险也是比较新的一个险种,它在保险期间内,若被保险人在旅行期间遭绑架或非法拘禁,每24小时可获得3000元的赔付补偿。

案例回放

沿海的苏花(苏澳——花莲)公路沿途会经过清水断崖、太鲁阁、野柳、鹅鸾鼻等地,堪称台湾最美的公路,然而这也是一条“死亡公路”,因为10月21日一场“鲇鱼”台风所带来的暴雨招致高山坍方,造成大陆19名旅游者遇难。

>>应对措施

人、车都要上保险

由于是公路上发生的意外事故,因此受害者往往是自驾游游客。其实,不论是乘坐旅游巴士,还是自驾游都会面临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所以保险应该尽可能备齐。如果车主没有购买全车盗抢险,在投保车险时,车主要尽量购买能够全国通赔的保险;如果先前已买的保险有地区限定,车主出发前应该到保险公司进行“保单批改”,将承保范围扩大到旅行路线全程;行车区域比较广的车主在选择车险时要特别注意保险公司的服务网络及异地理赔能力,以确保车辆无论在何处出险,保险公司都能及时提供理赔服务。

更重要的是,“自驾游”的旅客不但要保车更要保人,所以,车主还应该根据需要投保“车上人员责任险”,以便更加有效地保障司机和同车人员的安全。

案例回放

日本“311大地震”仍然历历在目,地震灾区附近的旅游业也没有恢复到震前水平。但是,日本独有民族风情和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还是让不少人心生向往,不过去这种地震多发的国家游览还是让人心中有所顾虑。

>>应对措施

境外医疗费需垫付

地震等自然灾害很容易导致人身受到损害,因此在旅游目的地的治疗费用是最应该考虑的。同时,由于国外不少国家的医疗水平远远高于我国,在投保的时候,应注意保额的选择。

境外旅游保险的医疗费用垫付是很关键的一项。由于游客在国外需要面对的情况较为复杂,除保险产品中的全球紧急援助功能可在意外事故发生后提供有力的帮助外,具有医疗费用垫付的保险产品也可起到让受害人得到及时治疗的作用。这种产品投保后,可由保险公司先通过救援合作机构支付所需医疗费用,待旅客回国后再由保险公司和客户结算。毕竟大多数游客都希望在遭遇困难时第一时间获得适时帮助,而不仅是事后的经济赔偿。

案例回放

从2004年那场震惊世界的大海啸之后,印尼附近的海域总是命途多舛,大大小小的地震和海啸时有发生,而每次海啸几乎都会波及到周边海域的一些著名旅游海岛。不少游客都因此取消了行程,而一些不幸在当地的游客有的被海啸冲击得孤立无援,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

>>应对措施

24小时救援是关键

在不同的出境游保险中,每个产品的侧重点不同,类似于海啸这种极端自然灾害,如何保障人身安全是出游前最应该考虑的。因此,选择带有“24小时紧急救援”项目的保险产品最为关键。因为在陌生的目的地遭遇自然灾害后,很有可能出现孤立无援的情况。

如果选择带有24小时全球紧急援助服务的境外旅行保险的话,无论是罹患急性病,还是遗失物品,甚至是深陷困境都可以通过致电24小时救援热线获得及时救助。同时,一般“24小时紧急救援”项目还可提供电话医疗咨询服务,以便游客发生紧急状况时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处理。

□游客观点

部分游客认为保险是“鸡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游客往往更关注上万元的旅游线路是否适合自己,而买不买保险无所谓。市民于先生告诉记者,其实现在预订完旅游产品之后,旅行社也会问需不需要买保险,价钱并不贵,一般都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可是自己一次都没买过,因为觉得没必要。对此,国旅总社出境旅游部总经理张卫表示,现在随着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意外情况的增多,保险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在出境游方面,不过国内游客的参保意识确实还有待加强。

举例来说,日本是个灾难多发的国家,而在经历了去年那么大的地震之后,日本国内民众一点儿都不恐慌,该出游还是出游,这说明日本对于安全出游以及旅游参保的引导非常到位。而中国公民,往往是一经历了什么灾害后就只知道盲目害怕,却不在如何避免损失和危害上动脑筋,这的确存在差距。

□配套举措

旅行社推一站式购保服务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旅游者花在保险上的费用只占到旅游费用的3%,发展空间巨大。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浙江等发达地区的旅意险保费占全国旅游意外险保费收入的50%以上,这些城市的游客投保率较高、一般投保率为30%以上。

佰程旅行网媒体公关经理丁叮告诉记者,其实现在不少大旅行社都会有合作的保险公司,游客在报名后有非常丰富的旅游相关保险产品可供咨询和选择,完全可以一站式购买。同时,携程旅游业务部副总经理何勇透露,据携程内部最新的统计显示,今年在预订旅游产品时自选旅游意外险的游客量和保费总量同比明显上升,其中参加海岛游的游客,50%以上会自行购买保险。

□出游安全误区

解读专家:携程旅游业务部副总经理何勇

旅行社责任险等于意外险?

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的规定,旅行社目前必须购买的是“旅行社责任险”,该“责任险”其实是旅行社为自己投保,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均为旅行社,一旦因旅行社责任造成游客遭受人身和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可以代表旅行社承担赔偿责任。

但如果事故原因并非由于旅行社疏忽或过失造成,这一保险则无法对游客进行赔偿了。所以,建议跟团出游的游客最好再给自己补充一份旅游意外险,为出行上个“双保险”,以此来承保自身在旅游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等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解读专家:平安产险意健险专家赵黎

保额越高越好?

旅游险的保额应该参考旅游天数、旅行地区的消费水平等,保额并非越高越好。如去美国、日本等医药费较高的国家,医疗险的保额不要低于20万元;而去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行程较短,医疗险的保额可以在10万元左右。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投保额并非全额赔偿,一般情况下,旅游意外险所约定的保险金额只是保险公司承担给付的最高保险金限额,而非实际给付金额。此外,在短期旅游保险产品的选择上,保险期最好应等于或大于出行期。

解读专家:中青旅客户服务中心总经理李广

出游事故都应由旅行社负责?

如果单从法律的角度上讲,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给游客造成损失,属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所谓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也无法克服。在这种情况下,游客的损失,旅行社应是“免责”的。因此,严格意义上,滞留等发生的费用应由游客自己承担。不过,目前一些大旅行社都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尽可能为游客着想,通过自身机制的优化和与航空公司、酒店等的协调沟通,争取第一时间先行协助游客解决食宿、交通等问题,事后再与保险公司协商解决具体费用。

本报记者田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