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国内游攻略山西正文

中国四大古道 古道寻雁门别有豪迈情

 

雁门古道号称中国四大古道之一。古道上曾留下过昭君出塞的车辙,也留下过汉武帝横扫匈奴的铁蹄;著名的和田玉就从这里流向中原,富甲天下的晋商就从这里走往漠北……


 点击查看原图

古道

前些时,闲读司马迁《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对书中关于李广最后一次出关作战,却因迷失方向导致延误军机的一段描写,心中总是疑绪惑惑:李广所出的雁门东路也就是现在的东径关古道,无非也就是那么一段山沟,久守雁门的李广怎么会迷失方向而铸成大错呢?是书中写错了,还是我多疑了?辗转之间,我便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冲动:一定要亲身走一趟雁门古道,到实地去看个究竟!

这是前年的初秋,适逢女儿因放假猫在家中,我便动员女儿一起参与了这次行程。

古道的入口因地处雁门关古道南端,因此称为南口。口前的地形比想象的宽敞,也比想象的平坦,南口村依山而建,从依然宽阔的门庭和整齐的房院,可以想象出村庄当年的繁荣与富庶。

在村民的指点下,我们走进了一条被河水劈开的大土沟。如果不是村民一再确认,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雁门古道的入口,它与山下任何一条河水冲刷出的土沟都没有两样,普通而平凡,全没有我想象中著名古道应有的宽宏气势。这就是当年李牧、李广、卫青等悍将带领千军万马出征的通道?这就是昭君及无数和亲使者出塞的起点?这就是当年车水马龙,商旅车队拥挤的热途?我们将信将疑地向深处迈进。

古道——确切的说是河床在土崖的夹持下蜿蜒着向山里伸进,两旁没有绿色,没有建筑,满眼黄色的土崖。崖壁或似刀劈斧砍般齐耸,或风蚀雨溶般颓废,崖上间或爬出一株光秃秃的枯树,间或挺立起一座古老的烽火台,苍凉而神秘。沟里异常寂静,只能听到我们三人沉重的脚步声在两壁间回荡,冷不丁,崖顶上蹿起一只山鸦,扑棱棱的拍翅声和沙哑的惊叫声让人一阵心悸。古道以其特有的风韵与神秘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脚步。

在狭窄的河道里转过几个弯道,眼前略显开阔,恰如南口老乡预言那样,路在这里分开了两岔。左前方的路略显宽阔,并向人们展示着可以想象的前景。右方的土路恰象一道羞涩的小土沟,拐着弯向崖缝里钻去,一点也不会被人看好。究竟哪条才是通往雁门关的路呢?我们站在岔道中间犯了踌躇。此时沟里一个人影儿也没有,只能靠自己的想象来判断。考虑再三,南口老乡的一再忠告终于占了上风,我们最终怀着不安的心情顺着右方的河床向山缝里钻去。

这一段山沟比刚才的山沟更狭窄,路也更加荒凉,全不像车驰马拥的大道。更糟的是拐过几个弯儿后,一堵高大的土崖突然兀立在路的正前方,我们心里一凉,都以为走进了死胡同。正当我们疑神疑鬼地为我们刚才的错误判断后悔不已时,路在土崖的根底忽然向左一拐,前方豁然开朗,脚下不仅闪出一条略宽的土路,而且路旁竟然坐落着一处整齐的农家小院,特别是小院门前几株盛开的向日葵,鲜艳夺目,光彩迷人,活生生给人一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随着步履的继续,小院本身带来的惊喜也渐渐平落,山沟里继续着荒漠与寂静。因路途没有一处明显的标志,因此心里对所走的路一直放心不下。恰好路边出现了一栅羊群,放牧人也许经历了太久的寂寞,一看见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跟我们答话。我乘机证实了脚下确实是雁门古道后,一颗不安的心总算平静下来。当问及前面的路时,热情的放牧人连声说路还远着呢,并一再叮嘱,前面遇到岔道时,一定要往左手的沟里走,千万不能往右面的沟里钻……。又是岔道!古道上究竟有多少值得注重的沟岔?望望前面起伏的山峦,一颗放松了的心又紧绷起来。

这时,路两面的山沟渐渐宽阔起来,土山渐少,石山在增多。两边的山坡上隐约可见一簇簇游荡的羊群。因放牧过度,山坡上的小草都被啃出了根须,裸露着黄土的山头上只能若隐若现地看到斑斑绿色,历史的苍凉与现实的荒凉搅和在一起,一幕幕地在我们的眼前移动。

行不多久,前方果如放牧人所说,两条天然大沟横在面前,左边的狭窄而蜿蜒,右边的宽阔而气势不凡。这是否就是李广当年迷途的地方呢?望着眼前令人惑惑生疑的岔路,我不禁感慨万千。两千年前,当李广带领的部队走进古道时,也许就是在这里遇上一个云雾弥漫的阴天,引路的向导逃跑了,排头的官兵一时辨不清方向,只好凭着感觉一头扎进了右面宽阔的大沟。后来听人讲,右面的大沟一直通向高大的馒头山下,千军万马钻进去根本找不到出路,只能从原路返回来。如此一来,李广就白白浪费了一天时间。就因为这次“失道”,导致李广贻误了战机,最终落得“引刀自刭”。至此,我始信《史记》故事的可信性。当我把这两千年前的悲剧故事讲述给女儿听后,她不禁一阵感叹,对神秘的古道又增加了几分敬畏。

穿过一段较长的山道,正当我们感到寂寞无奈时,前面的山势忽然展开,河床的右边竟然呈现出一个小小的村落来。只见村头柔柳成荫,村中房院错落有序,似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从村里走出一个汲水的老者,上去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古道上有名的前腰铺。过去,无论是上关的人马还是下关的人马,走到这里时都已走得人困马乏,都会在这里歇歇脚,等养足精神后再上路。

从前腰铺再往里走时,两边的山头变的高大起来,河床也很明显地在爬高,脚下已失去路的痕迹,我们只能在乱石或断断续续出现的泉水旁选择迈脚的地方。算算路程,我们才刚刚走了一半多一点,前面的路仍十分遥远。望着前方看不到尽头的崎岖山路,女儿渐渐失去了最初的新奇感和冲劲儿,脚步明显地缓慢下来。望着满眼苍凉的群山和古道,听着我们自己沉闷而疲惫的脚步声,我不由地浮想联翩:我仿佛觉得有好多古人正在与我们同行,他们也许是一队正在出征的古代将士,他们身上不仅负荷着沉重的盔甲、弓箭和刀枪而且还携带着足量的食物和行李,当他们从驻地行进到这里时,早已是疲惫不堪,他们也象我们这样,隔一会儿就想坐下来休息一番,或者干脆躺在那里一步也不想再走,可关外紧迫的战事不允许他们有丝毫懈怠,他们在军官的鼓励和呵斥下不停地向前行进,枪械的撞击声和沉重的脚步声在山道上久久地回荡……;他们也许是一队拉货的铁甲车或一伙结伴走口外的关里汉,面对枯燥而单调的行程,他们也许在不由自主地想着家里的亲人,也许在为出关后的艰难路程忐忑不安。这时,他们会不会抹一把酸楚的眼泪?会不会满怀悲怅地吼几句《走西口》……?作为行进在古道上的现代人,置身在古人经历过的空间里,跋涉在古人曾行进过的车辙上,我有足够的情绪去默默地凭吊,去任情地遐想。


 点击查看原图
阜戈寨民俗文化村

经过一阵最艰苦的跋涉,走过一段最崎岖的山路后,前面终于又呈现出一座荒凉的村庄,凭着临行前参阅过的地图判断,我估计这很可能就是距雁门关最近的村庄——阜戈寨。古道未废弃前,这里是古道上最热闹的地方,因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这里的人家也十分富裕。特别是古道的东边,不仅建有宏伟阔气的五进大院和青砖大瓦房,而且家里的积蓄多得惊人。院主人曾向人们自露家底:他家的大洋可以从这里一直摆到代县城的鼓楼下。多么惊人的财富!可惜日本人进村后,不仅把五进大院烧了个净光,院主人也被日军一枪打死,巨额财富藏在何处,竟连自己的后代也没来得急告知,害得后代疯找了六十多年都不见踪影。目前只留下一片废墟供后人凭吊。带着一种好奇,我快步登上东边的山坡,果见眼前一滩废墟,其中房基石阶清晰可见。从废墟的规模,足可以想象到房院当年的气派,令人久久回不过神来。

休息过一阵后,天色已近中午,路在村庄的尽头拐了弯儿,正前方除了一片柳树和满眼高大的山峰外,再也看不到路的踪迹,从前面已走过的路况判断,我想很可能还得转过几道弯曲的山沟,还要经历一番艰苦的跋涉,才能到达雁门关。我做着继续跋涉的准备,转过一汪泉水和一片茂盛的柳林后,路却在眼前突然消失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陡立的河床,河床从山上一直扑下来,满目荒沙乱石,根本找不到路的踪迹。正当我对着河床踌躇莫展时,忽听女儿惊呼:“爸爸,你看那是什么!”我顺着他们所指的方向抬头望去,只见左前方的高山之巅,一座雄伟的关楼屹立在两座耸立的高峰之间,高山和关楼浑然一体,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浑身的热血一阵沸腾,从心中呼出一个响亮的字眼:雄关!这就是我意想中的雁门雄关!

此时此刻,我看到了一座无比雄伟的关隘,我终于找到了心目中雄关的感觉。我已按捺不住我心中的无限感慨,我想向关顶上徜徉的游客大声地呼唤,你们真想认识雄关、感受雄关吗?你们在那里是感受不到的,你们只有站在这里抬头仰望,才能领略到它的雄险,才能感受到它的威严,才能不枉此一游!我也想向有意体验雄关之险的人们大声呼唤,如果你真想了解雁门,真想认识雄关,请你别坐着汽车从背面悠哉悠哉地来,你要沿着古道,寻觅着古人的足迹一路走来,只有经历过古道的神秘和曲折,只有体验过跋涉的艰辛与寂寞,只有在千徊万转后猛然间与关楼相遇,你才会感受到古道的魅力,你才会认识到雁门关的雄伟!

女儿显然也已被雄关的魅力所感染,没用我招呼,一改刚才的疲惫状态,生龙活虎般地向关楼奔去。摸摸依稀可辨的之字形盘山路,望望在骄阳下光芒四射的雁门雄姿,我把千万感慨化作浑身的力量,满怀崇敬,满怀庄重地奋力向山顶攀去。我要向雄关大声呐喊:雁门关,我来了!我顺着你古老而苍凉的山道一路走来了!

 

 

标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