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国内游攻略四川正文

川西古碉楼:犹如天神之居的人间堡垒

 

进入川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最引人瞩目的景观,也许莫过于高耸在山谷之间的座座碉楼了。这些完全采用石板和石块层层累砌起来的碉楼形态各异,八角、六角、四角……有的高达数十米,在其分布最密集之处,犹如一片石砌的森林直指蓝天,分外壮观。然而,千百年来笼罩在碉楼之上的层层神秘面纱,却始终没有被彻底揭开。

最早的古碉起源于何时?几乎每位初见川西高原石碉的人,都会提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丹巴藏寨

 

根据古代文献,关于这种高大石碉的记载最早见诸《后汉书》中的《南蛮西南夷列传》,其时居住在汶山郡(今四川西部高原)的土著民族(包括六夷七羌九氐)“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学者们一般认为,这种被当地土人称为“邛笼”的石室,很可能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碉楼最初的原型。撰写《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北朝时人,距汉不远,他所根据的各种史料应该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东汉的情况,因此川西高原这些石碉最早大概出现于东汉时期,便有了文献上的证据。


 


雄伟的古堡

 

后来,在《隋书· 附国传》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记载,说附国的主体民族是汉代的“西南夷”,他们的居所都是“垒石为巢而居”,高者可至十余丈,最低也有五六丈,对碉楼内部则讲述得更加详细:“每级丈余,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巢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隋书》是一部出自唐代史馆众家之手的史书,汇集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前代最为珍贵的一些史料。从书中记载来看,这些细节与今日所见颇为类似。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发动征讨大小金川的战役时,这种碉楼已遍布川西高原,成为清军难以攻克的坚固堡垒。为了攻打碉楼,清军将碉楼的分布、形态及碉内细节画成军事地图,广为传播,甚至在京师大营内也照葫芦画瓢地修筑了碉楼(如今在北京香山 卧佛寺 一带依然可见),用于战术演练,只是比例有所变化。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碉楼,大都应为清代以来的遗存。


 


这样的建筑是如何修建仍是谜

 

但也许这个结论下得为时尚早。因为迄今为止,各种科学考古方法还没有被应用在碉楼研究当中,例如对碉楼建筑材料进行放射性碳同位素的年代测定,或者对倒塌碉楼的堆积物进行考古清理,从中找到确切的实物证据进行考古年代学的考证……要探索碉楼的起源之谜,人类学家和考古学们还有诸多功课要做。

那么,人们建造这些高耸于山谷之间的铁灰色石砌建筑,所为何用?


 


古碉内部

 

长期以来最为常见的解释是,这些碉楼具有双重功能:既可作居住之所,也可作防御性建筑。从碉楼建筑的选址来看,多位于交通要冲或者河流、山谷入口等险隘之处,的确可以起到扼控敌军的作用,来敌之时,还可燃起烽火,相互通讯,一如长城的 烽火台 。其次,从碉楼内部结构看,各地发现的石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砌筑石墙时会有意留出凸于墙面的石片棱角,交错着伸出墙体之外,可供人向上攀援踩踏。由此推测,碉楼内可能本不设阶梯,平时用一截树木斫成的独木梯供人上下,危急情况下抽掉木梯,既可守住每层楼的入口,亦可防止敌人攻进碉楼。这和《隋书· 附国传》中记载碉楼“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的情形十分相似。其三,现存的川西北高原碉楼群中,有不少碉楼是和低平的碉房连成一片,碉房住人,碉楼御敌,形成集生活起居、军事防御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这套从实用性出发的解释体系,因为有文献记载为依据,长期以来被大多数学者采信。但也有学者对这种最具“权威性”的解释体系提出了挑战。

(来源:华夏地理杂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