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旅游网
首页国内游攻略广东正文

她给了潮汕民俗艺术一座“殿堂”

春节前夕的粤东地区,红头船的故里———澄海,除了各家玩具公司、工艺企业正忙着结算内账、外账,众多回家的学生、出外打工人,都纷纷“返巢”,原本拥挤、热闹的街道更显出新春的气息;大街小巷上不时飘逸出卤鹅的香味,文化路上则飘洒出水仙花、香水百合的浓郁花香。一派繁忙 万象 之中,民俗艺术的气息更是氤氲喷薄而出,听着街坊的指引,循着文化路,一直朝着“凤新一路”的方向,在“昆美”街道办事处的斜对面,一座命名为“博今潮汕民俗艺术馆”正兀自芬芳。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些许沉甸甸的记忆实物。

旅人秀

王秀君,1981年生人,开办了一所“潮汕民俗艺术馆”,这一座民俗的艺术博物馆,完全免费向公众开放。博今潮汕民俗艺术馆于1月19日开馆;位于 汕头 市澄海区凤新一路。馆内展示的艺术品部分来自捐赠,部分来自收藏品,目前陈列有400多件艺术品。

王秀君是一个典型的潮汕女人,“出道很早”,第一次创业是在澄海开服装店,第二次创业到了 深圳 ,机缘巧合中,接下了某著名品牌陶瓷饰品的大单,于是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潮州 创办陶瓷企业。而现在的民俗艺术馆,她将其视为自己的“第四次创业”。

淘宝记

走乡闯巷,“借”到八角碗

由于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也由于自己是从事陶瓷的业务,王秀君与生俱来便有一股对美的发现能力,包括已落到尘垢里的美。

多年来,她经常到乡村走走逛逛,在非常无意中买下了很多“古董”,并非都是年代久远,也并非都非常有收藏价值,但慢慢地积累下来,她开始萌发了要给这些古老的美丽过去一个“交代”的想法。

不知不觉中,两三年来藏品已很多,如再不展示出来的话,这些“战利品”也同样是无法逃脱“被隐藏”起来的命运,于是,她终于鼓起勇气——— 开馆。

说起到乡下“淘宝”的事情,她说,总被乡里人的善良和淳朴感动。最近一次,在饶平的一个乡村,当她和朋友进到一户农家的时候,这家大婶招待他们喝水的碗立刻引起他们的注意———“八角碗”实在太吸引眼球了。当她说出了要购买这些奇特形状、珍贵的陶瓷碗的时候,却遭到大婶的一口回绝。“这些碗是分家的时候,分给了我们每家每户的,叔伯几户人家都有,现在他们搬出去了,这些碗也都留在了老宅子。”

当大婶听说王秀君是为了办民俗馆的时候,她的说法大出意料,“卖是肯定不行的,但可以借给你。”王秀君喜出望外,她提出要打个借条,大婶却连声说不用,甚至不需要王秀君留下电话等联系方式。这下,王秀君终于明白了大婶的意思———每家每户的东西,大婶的确无权变卖,只能说是借用出去。

真心所动,得来清朝老床

目前艺术馆中,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一部分藏品,她最喜欢的是“老眠床”,一共有6个,年岁最长的是清朝中期的1个,还有民国时期3个,“文革”时代1个及近代1个。每一时期床所呈现出来的工艺完全不同,也自然折射出当时民众完全不同的心境、生存状态和审美需求。

清朝中期的老床,金漆木雕的工艺上乘,尤其是描金的工序功夫足够,可见当时工匠们手艺很好;随着时代的不同,动荡及分化,木床的线条越来越简单。

说起购买这个美丽的清朝老床的时候,王秀君也颇受感动。当时主人家是真心要卖,当时有两个买家,另外一个买家属于“收藏炒家”,主人明显看出其“用意”,炒家就是为了转手卖赚差价的用心,因此,主人

家宁愿卖给王秀君,还赠送了老眠床的搭配品———洗脸盆架子。主人家自然也希望,卖出去的东西能受到善待,能有善终。

这件事情给了王秀君一个“忠告”,善待每一件有缘得来的物品。民俗馆中所有的藏品并非价值连城,但对于每件物体而言,都是“大有来头”的,都有其代言的那段历史,因此善待它们是起码的尊重。

邀来老人,制作“红粿桃”

王秀君觉得,让民俗“活”起来,是她最重要的“经营”法宝。“民俗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产物,需要慢慢养大,需要演绎,更需要不断的传播,令其进入真实的生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作用、发生关系,这样文化才有生存的空间。”

熟悉潮汕的人应该都了解,春节前,潮汕地区以前家家户户都得自己制作粿品,如春节要制作“红粿桃”等粿品以作为祭奠老祖宗的供品。随着生活的简约化,很多家庭都不愿意动手做,只到了需要的时候到商品购买现成的。年味慢慢消失,没有了年前筹备年货的那股热闹劲,更丢失了筹备年货时全家人围合一起齐齐动手的那股亲热劲。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多数是无缘见证这样的温馨时刻。

于是,王秀君开馆后的第一个春节前夕,便邀请了多位老阿姨,请她们坐镇馆中,像以前一样,将节料操办起来。民俗馆再通过微博、短信等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宣传这次活动。结果,当天60多位学生涌过来了,亲身体验、见证了一枚红粿桃的诞生,从一个面粉到一个粿,从蒸熟之后要在粿品中点上一滴胭脂红到一个雕刻着“吉祥福禄寿”的粿印等等,每道工序每个步骤,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事后有学生感慨地说,“围绕这个红粿桃,其实可以写很多篇论文。”

困与惑

民间的“非遗”该如何传承?

走街串巷中,让王秀君感触最多的还是老人、老艺人。他们空有一身好手艺,但也如同那艺术品一样,会年华老去,没有传承人。

当她深入了解之后才深刻理解了他们的困境,手艺人要面临的自然是生计和生存问题。而泥塑、纱灯、剪纸等等这些绝活,在现代生活中,可以当“饭”吃吗?纯手工制品,如何抵挡大批量的新现代生产线?这也是促使她开办“民俗艺术馆”的内在原因。尽管现在社会上一直鼓吹“非遗”的重要性,多数老手艺人被尊称为“非遗传承人”,但回到现实生活中,这传承人的“风光”并无法从精神传递到物质生活上。

那么,要如何让这些“无用”的手艺、民俗步入正轨,步入良途?王秀君有她自己的见解,“文化的事情需要慢慢养,才能养大,养得健康,而且需要演绎,如增强艺术感,接近生活,真正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才有生存的空间。”正是基于此,她将过往的民俗艺术先囊括到这座殿堂中,让民俗之美“重见光日”,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有机会认识,有机会深入了解、交流以至“运用”。

免费民俗馆,何以为继?

私人筹办,永久性免费开放,这间民俗艺术馆,该何以为继,该如何壮大?

或许是有感于个人的创业经历,也或许是清楚潮汕人喜欢创业、喜欢自己当老板的秉性,王秀君对这座民俗艺术馆有着更长远的希望,她希望这座馆是年轻人认识、学习潮汕民俗艺术、文化的起点,希望民俗馆作为一个创业的孵化器。比如让学生们针对潮汕民俗设计出优秀的文化创意商品,好的方案可赢得创业启动基金等;也寄希望于大学生们对潮汕民俗文化的热爱,带着这一份自豪回到学校的时候,回到工作岗位上的时候,向其他城市、各种行业、各个层面的朋友广而告之,让潮汕民俗走得更远,传播得更有质量。她始终相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还得先授人以网。”

大事记

1.“潮汕民俗艺术馆”反响:开办2个月内,突然接待了一个特殊的团体,那是 广州 的陈家祠博物馆的专家团,他们听闻在潮汕地区的一个行政区(澄海区)中,居然有人“斗胆”开创一座免费的民俗博物馆,所以欣然前往探视。专家团的到访,给了王秀君不少鼓励。

2.当地一位老师,参观之后,找到这位80后馆长,希望能将老师多年来收藏的“考古文化”的藏品拿到民俗馆中,做一次临时展览。

3.众多当地人参观后民俗艺术馆后,自发地带来了家中的“藏品”,从粮票、布票到潮汕的侨批,从公鸡碗到粿印,很多带着家族记忆的老物件,现在已一一陈列在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且这些老物件放在自己家中,总是“无法见天日”的感觉,还不如贡献出来展览,让更多人分享到老物件的价值。

4.自开馆3个多月以来,每天平均约有100位观众,尤其是寒假期间,参观者多为学生。馆中以民俗为提倡创造的“潮汕民俗明信片”非常受欢迎,销售业绩出乎意料的好,每套10元,很多观众爱不释手。

标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